玩過潛淵症,故事背景就是木衛二歐羅巴,人類在海底創造了一個個據點,後來因爲某些不明原因和原來的人類文明失去了聯係(沒記錯的話),深淵裏面有各種各樣未知的外星生命和礦石。 後來研究了下實際的木衛二,覺得這顆衛星十分迷人,個人覺得最有可能存在與人類認知中的生物相似的基礎生命,如果木衛二水下有地熱,感覺發現生命也不奇怪。
簡單來說,地球看上去簡單,其實它是各種絕佳優勢環境才能孕育生命,而且我認為銀河裡面一定有很多地球的行星,他們都有高知識生物,不一定是人類,但是文明可以比我們低,也可以比我們高,想想看才幾十年的發展,人類都進入 AI 時代,再過幾十年人類就被機器人取代,其他類地球行星他們的起步只要比我們早幾百年,它們的文明要製造幽浮都不是問題,人類也一直在實現科幻裡的場景。
Thanks!
好期待剩下的幾顆行星介紹 尤其是那顆幾乎躺著轉的ww
我沒預期會在這種影片裡看到蔥花雞蛋餅😂
說點自己的看法:1、只要探測器能承受得了一定的高溫高壓,在木星上找個「表面」著陸還是有可能的。嗯⋯⋯比如金屬氫的表面⋯⋯ 2、大紅斑的動力來源應該是它兩邊相反方向的氣流帶,還有就是類似地球上颱風的大氣能量擾動⋯⋯ 3、地球上因為有高低起伏的表面,對氣旋的阻力比較大,造成的能量衰減也大,所以登陸後氣旋存在的時間不長。大紅斑被限制在兩個氣流帶之間,且它的底部應該是相對光滑的,所以它可以存在較長的時間。變小,也是因為能量衰減⋯⋯只是這個大紅斑的能量比較多,衰減得也慢,所以才能被觀察那麼久吧。
用普通的10x50雙筒望遠鏡,便能看到木星的四顆衛星。
谢谢你,视频很棒
如果沒有木星在 天曉得地球要被多少天體肆虐 隨便一個 可能都不是 地球 人類受得了的
看您的頻道 浪漫感很強,真的是放鬆,外加能寄託各種的宇宙科技情懷,非常的棒🎉💯
我發現司文你的聲音特別適合配宇宙天文相關的影片,我聽起來非常舒適
以前看天文科普想的是人类在宇宙中只是尘埃,我可以更平和地活着。看了几个你的视频,我想好好活着的理由是我想看看人类能了解宇宙到什么程度
康熙當年搞不好都聽過這個😂
很喜歡如此詳細的天文知識!!謝謝!!
人被引力吸引而下落在理論上應該就像是在天上飄一樣,因為究竟誰在動是相對的,可以說是人被引力吸引而在動,也可以說人沒有受到任何外力的作用,根本沒有在動,而是周圍的物體在加速移動。人沒有受到任何外力的作用,這個感覺難道不是更像是在天上飄嗎?據說這就是引力跟別的力的不同之處。
视频做得很好,也是我感兴趣的。可惜的就是目前的作品比较少,希望继续多做些。❤
物体的质量不会因为重力的改变而改变,这是物理最基本的定理。 就算不是定理你试想一下天平,一边是一百斤的砝码一边是一百斤的物体,天平的两边重力是相等的,此时是地球的重力。到了木星同样的原理你可以说重力改变了,但是一边的物体重量和另一边的砝码重量并不会因为重力改变而改变。你可以说在地球上你跳跃的高度是一米那么到了木星就跳不到一米这是有依据的 。 物体本身的质量不会因为位置、温度、形状改变而改变,这是一定的,要不然位置一改边物质就改变了吗?重力的改变不会影响本质也就是质量不会改变,或许状态会发生改变。
我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对于气态物质为主的类木行星,它们的半径是如何定义的?对于类地行星而言,它们都有一个明显的气-固边界。从这个边界到它的球心就是它的半径。但对气态行星来说,它们的气态物质密度是随着与球心的距离减少而增加的。它们并没有一个明显的边界。那它们的半径是如何定义的?
博主视频做得很用心! 已关注
@siwensekai